工会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师德建设 > 师德征文比赛 > 正文

永志难忘的大爱情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21

“德馨杯”山东财经大学首届师德征文

永志难忘的大爱情怀

——怀念敬爱的刘向信院长

国际经贸学院 王松

能认识他,听他讲话,感受他的大气磅礴是幸运的。”—— 一位同学在人人网上的留言。

从2004年1月到2005年10月,我有幸和向信院长相处过短暂而又美好的22个月的时光。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老院长那至真至善的人格魅力,那娓娓道来却又振聋发聩的谆谆教诲,那能谋善断、不知有之的高超领导艺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最让我永志不忘的,是向信院长那悲悯仁爱、知礼尚和、崇善行善的大爱情怀。

向信院长对学生的大爱,象父爱一样深沉、博大。记得2004年春天的一天,向信院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我一进门,院长便开门见山地对我说——“王松,你们团委负责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你们有没有了解全校现在有多少学生经济特困生?学校为这些经济特困学生提供了多少勤工助学岗位?这些同学通过勤工助学每月能拿到多少勤工助学津贴?言语间,我分明看到院长那凝重的表情,紧缩的双眉。院长问完话,我一五一十做了回答。显然,院长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他语调低沉地对我说:最近几天我到学生餐厅转了转,看到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真不容易啊。有的同学只能买半份菜,有的同学甚至连半份菜都买不起,干脆只能买两个馒头,就着稀饭吃,长期这样下去怎么行?孩子们的身体受不了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学校每个月给他们提供100120元的生活补贴,这样,起码可以帮着这部分同学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啊?

在院长的亲自过问和具体指导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到1800多个,学校每年支付的勤工助学津贴多达190余万元,众多经济困难学生摆脱了因家庭经济困难带给他们的窘境,实现了勤工助学保饭碗的目标。

刘院长常对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们讲——“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正向激励,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在向信院长的主持推动下,学校实施了313成才工程(即三保一奖三嫁接),其中的一奖,就是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学生成才。通过增加奖项[1],增加了覆盖面,使学生受奖比例由过去的30%扩大到50%;由过去只按综合测评成绩授综合奖,改为十个方面的单项奖[2],使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奖,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奖励。

向信院长在山经工作的两年,正是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刚刚召开的时候。学校各项事业刚刚踏上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正是万事待举的重要关头。办学经费紧张,是作为一校之长的他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克服的掣肘难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向信院长每年都能在学校经费预算中为勤工助学学生奖励预留出足量、充沛的经费,确保了313成才工程的顺利实施,使数千名学生从中受益。可以说,如果没有向信院长心中时刻充满的、深沉博大的大爱,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莘莘学子们从老院长那慈父般的关怀中感受到了温暖和鼓舞,从老院长那赏识的目光中得到了激励与感召,校园里勤奋学习、奋发成才蔚然成风,努力把山经建成生活的家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成为了山经全体师生共同的心声、自觉的行动。

向信院长对同事的大爱,象兄长一样大气、平和。一想起向信院长,就会想到他谈笑风生的样子,儒雅亲和的神态。在和向信院长相处的日子里,最爱听他带着滨州口音的讲话,似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不急不燥,细致入微,让人感觉真的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我眼里,向信院长是值得敬重的领导,更像是值得信赖的兄长,他的达观大气,宽容平和,让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上善若水

当年为增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犯愁的时候,我找到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到我们工作的难处,向信院长主动帮我们出谋划策。他启发我们:咱们学校有不少离退休的老教授、老领导,他们大都年事已高,而且子女都不在身边,你们可以通过离退休工作处了解一下,凡是需要的老师,给每家安排一名勤工助学的学生,每人每月120元津贴,学校和老师各出一半,这样既可以帮老教师们打理一下生活起居,又可以让学生在和老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接受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一举三得,不是很好吗?接着,向信院长进一步启发我们——“现在咱们学校还有许多年轻的教师,他们中有人需要帮忙接送上幼儿园的小孩,有的需要找辅导孩子学习的家教,这些老师都可以是你们的服务对象啊……”院长的一席话,不仅开阔了我的工作思路,同时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从院长平实的言语间,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兄长、手足般的情怀在流淌。那时候,学校一共为10几位离退休的老领导、老教授安排了学生家政服务员,为20几位青年教师安排了学生家教。直到今天,这些老师也未必知道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相信,当他们了解到事情背后的故事,一定会像我一样从心底里对老院长充满感激、充满感动!

向信院长对同事的关心与呵护,不仅体现在对同事们生活的关照上,更多地,是体现在对年轻人健康成长、发展的引领上、提携中。向信院长时常告诫我们这些年轻干部和青年学生: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像围棋一样,在黑子白子的对弈中慢慢地积累优势,积累胜局。积累知识,积累能力,积累人缘,积累阅历,积累经验,积累成绩,积累人生的必胜之局。”“进取要注意科学发展。我总结为六发,蓄势待发,边蓄边发,蓄发结合,蓄大于发,借势待发,共赢互发。势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距离越大,质量越大,势能越大。我们现在正是蓄积势能的阶段,攒好了本事,天生我才必有用。工作以后要边蓄边发,一边工作一边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充电。蓄发结合,用的和学的大体一致。蓄大于发,争取你的本事比你的工作需要的能力要强,做到大马拉小车。借势待发即善于借力;借船出海,借米下锅,借鸡生蛋,借脑生智。特别是今天,借力发展更为重要。共赢互发,奉行联合共赢战略,在合作团结当中发展……”

他的这些教诲,语言平实,意切情真,好似甘泉醴酪,滋润着周围人的心田。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事都会觉得——跟着刘院长工作一段时间,总会感到如沐春风,心气儿越来越顺了,看问题的水平提高了,办事的能力增强了。

如今,斯人已去。每当想起老院长,想起有老院长陪伴的那些日子,心中就会油然生起一阵感动,感谢在我的生命里曾经拥有这样一位可敬的领导、朋友、师长!安息吧,老院长,您的大爱情怀,将会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您的高尚人格与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山东财经大学而不断进取、奋力拼搏!

2012-4 清明

3


[1] 即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优秀干部奖、先进集体奖、单项特长奖、社会助学奖等,既有综合性奖励,又有单项奖励;既有个人奖,又有集体奖;既有学习奖,又有德美体奖。

[2] 即设立了学习、思想进步、道德风尚、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创新、文艺特长、体育特长、卫生等十个单项奖。

上一条:论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 下一条:平凡中铸就非凡师魂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山东财经大学工会委员会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