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师德建设 > 师德征文比赛 > 正文

传承师德,共铸良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21

传承师德,共铸良师

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谢洪欣

孔子,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提出了一整套彪炳千秋、泽被万世的教育理论,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在教授大学语文期间讲授《论语》时,被孔子的教学理念所深深折服。《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五百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那些两千五百年前的句子,仍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拴住了国人或沉静或狂乱、或安分或躁动的心灵。他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师德风范,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他的很多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今天的师德建设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1.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提倡有教无类,冲破了礼不下庶人《曲礼》的等级制度,招收了大量的平民子女学,使社会成员不贫富贵贱、愚钝聪慧、勤劳懒惰、老少国籍,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就能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还公开宣称:自行束以上,君未尝无诲焉。《述而》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倡导的是一种求之不拒,教无等级的公平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孔门弟子中,不仅有来自于华夏族的,而且还有来自于华夷族的,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等,也有贫贱之家出身的颜回、子路、子张等。在孔子看来,有教无类还应含有不论智愚、不论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给予热心教导之意。孔子对求学者一视同,对儿子伯鱼也一样,同样以诗、礼等课程相教。陈亢曾问伯鱼:子亦有异闻乎?伯鱼说:未也。闻斯二者(指诗和礼)。陈亢退而喜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即使不是孔子的弟子,上至诸侯国君,下至难与言的乡童子,凡有所问,孔子亦必有所答。

对我们今天的老师来说,就是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要实行有教无类。不分家庭出身的贫富贵贱,不分良莠、性别、性格、智商、聪愚、丑,都要一视同仁赏罚公正,不偏私、偏爱。热爱学生,并且做到有教无类热爱所有的学生,在今天仍然是教师必备的师德素质与道德要求。近年来,广大教师大都能做到热爱学生,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背离了热爱学生这一师德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关心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成长进步,责任心缺乏,误人子弟。二是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爱有差等。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评优评先干部使用等工作中,往往出于个人功利目的进行不公正的操作评价,偏私偏爱。三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讽刺、歧视侮辱体罚,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诸如此类违背师德行为,不仅侵害了学生的正当权益,而且也严重地损害了教师的整体形象。

二、克己内省,修正人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所谓求诸,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对别人薄责,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麻烦和困难,也不要强推给别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颜渊》,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孔子主张把克己、求诸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宪问》,不怨恨天,也不责备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么?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宪问》)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没有才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也(《卫灵公》),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不愁没有职位,愁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当自己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时,要多检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学问水平,而不要责怪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学问能力的条件不够,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必须的条件,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颜渊》)自己的行为都合乎道德规范,自我反省,问心无愧,那就会心安理得,还会有什么忧俱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善则学,不善则改。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间积极提倡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认真复习吗?作为师长,孔子处处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使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心灵的自觉,进而使高尚的德行不矫揉造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学生们不仅认为老师孔子一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而且在孔子感染下上行下效,尽可能做到约之以礼克己复礼
修己正人。孔子深知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他时刻不违为师之道,时刻注意修己正身。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孔子之所以时刻正身,原因在于他把正身视作为政的缩演,不能不慎重。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所以说,只说不做,知而不行,言行脱节,都只是道德的虚伪,在孔子眼中毫无实际的道德价值可言。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应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是学生直接效法的榜样,如果不严以律己,谨其言,慎其行,就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包容和尊重,可以使学生追求有个性的见解,允许学生批评自己,是平等精神的写照。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的修养和精神境界,也是孔子对为人师者所提出来的第一要求。学而不厌要求教师要有谦虚好学的品格。古人非常重视广博的知识对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性,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更新是为师的先决条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因而,教师要锐意进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培根),老师要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做到多读,多思,多积累,多创新,做个阅读的大杂家,才能让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作为新一代老师,我们要以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己任。我们不能只做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如此,学识才会广博,智慧才可明达。

诲人不倦是教师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的写照。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这尤其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孔子本人就是敬业的典范,孔子一生的清贫尽人皆知,凭他的学识和声望,完全可以谋得大富大贵的生活,可他却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立志从教 40 载,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对传承孔子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漫漫人生路啊! 但孔子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宪问》),这种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追求与忠诚,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的精神境界,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师德风范。他的弟子子贡称道夫子: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问学求实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勇于钻研,开拓进取。做学问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他必须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抵住外面浮华的世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不能浮躁,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坚韧,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难道不是我们今天为师之人的典范吗?

孔子的师德教育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文化体系中的宝贵遗产。孔子开展教育,弘扬师德,他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为人师表身先示范的身教作用终身求学而不懈怠的学习意识以及忠诚教育事业的态度为历代教师树立了典范。孔子的师德教育理论对于当代教师的师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学习和继承这一教育理论对当今的师德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的要求

上一条:师德,教师皇冠上的明珠 下一条:教书中不忘育人 课堂上践行师德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山东财经大学工会委员会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